開年以來,銅、鋁、塑料等與家電產品密切相關的大宗原材料接連出現多輪價格漲價潮。但原材料價格上漲像一把雙刃劍,給企業帶來壓力的同時也帶來了良性的競爭,企業間打法更理性,市場整體競爭環境向好。
冰洗空等白電企業一邊迫于上游原材料成本壓力,采取提貨價上調的方式來緩解經營壓力;一邊圍繞產品展開升級,在已經進入存量換新周期的白電市場中,以行業細分品類的結構性變化提升行業均價和企業競爭力,以應激烈市場。
從宏觀環境來看,能源消耗、碳排放等環保指標也對家電企業的生產形成了不同程度的限制。但隨著零售端價格的回升,加之各企業積極推進高端進程,同時智能市場和疊加“健康”功能的細分市場等多重因素助力下,更新換代需求得以釋放,將拉動白電市場增長。
黑電市場:終端需求低迷,單價全面拉升
2021年,彩電市場“量降額升”,奧維云網數據顯示,2021年我國彩電市場零售量規模跌破4000萬大關,為3835萬臺,同比下降13.8%;零售額規模1296億元,同比增長7.2%。目前,我國彩電百戶保有量已達到121.8臺/百戶,彩電市場的增長日趨艱難,而彩電單價的全面拉升似乎是未來趨勢。
目前,以黑電為主的家電企業在盈利能力上還保持著不俗的實力。創維集團營收509.28億元,同比增長27.02%,歸屬母公司凈利潤16.34億元,同比增長13.47%;康佳營收491.07億元,同比下降2.47%、凈利潤9.05億元,同比增長89.55%;TCL電子營收748.5億港元,同比增長46.9%、毛利達125.3億港元,同比增長29.7%。
過去一年,我國彩電市場面臨需求不旺疊加面板價格上漲、規模性增長后續乏力的態勢。在此背景下,產品細分多樣化發展是主旋律,在大尺寸、創新技術以及細分市場方面,以產品價值的回升來推動自身發展。
2021年我國內地市場75+超大尺寸面板的出貨面積占比達到56%,較2020年增長了9個百分點,大尺寸產品市場份額的提升將在一定程度上穩定行業整體零售均價。而2021年芯片的短缺也為中國高端芯片的發展提供了契機,雖然目前在芯片領域中國仍處于起步期,但隨著政策支持和研發加大,中國芯片也正在向高端化進軍。
廚電市場:傳統品類增長乏力,新興品類增勢迅猛
相較于2020年全渠道銷售額近10%的下滑,2021年的廚衛市場走出一輪“量降額漲均價升”的新周期。具體來看,奧維云網數據顯示,2021年廚衛市場(煙灶消洗嵌集熱)整體規模9156萬臺,零售量同比下滑6%、零售額1528億元,同比增長7%。
從各廚電企業公布的業績數據來看,方太集團營收155億元,同比增長29%;老板電器營收101.48億元,同比增長24.84%、歸母凈利潤13.34億元,同比下滑19.66%;萬和電氣營收75.27億元,同比增長20.06%、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盈利約5.2億元,同比減少14.95%;蘇泊爾營收215.85億元,同比增長16.07%、歸母凈利潤19.44億元,同比增長5.29%;浙江美大實現營收21.68 億元,同比增長 22.41%、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6.69 億元,同比增長23.04%。
伴隨著人們生活方式轉變、人口結構調整等一系列機遇的到來,廚電產品集成化、智能化、場景化趨勢凸顯,多功能集成產品更符合需求,迎來高增長。奧維云網數據顯示,2021年集成灶市場零售量、零售額規模為304萬臺、256億元,分別同比增長28%、41%。各傳統廚電企業也均看好集成灶的發展前景,紛紛涉足,在能耗雙控、成本上漲等一系列壓力下,頭部企業彈性更高、適應性更強,馬太效應進一步放大。
目前,在廚電市場中,傳統廚電品類和新興廚電品類,形成了兩股截然不同的發展態勢。傳統廚電品類增長乏力,奧維云網(AVC)推總數據顯示,2021年傳統廚電零售量5153萬臺,同比下滑9%、零售額564億元,同比增長2%。而以集成灶、洗碗機等為代表的新興品類則增勢迅猛。曾有業內人士分析,廚電行業或將在集成灶、洗碗機等品類的帶領下面臨新一輪洗牌,未來更有望迎來新一輪成長周期。